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带动了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发展。
离散制造的产品往往由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的加工终将装配加工成较大型系统,也就是说,一个产品不同的零部件由多个不同“A公司”生产,然后到“B公司”进行装配成一个成品,如富士康。在这类企业中,偏向于零部件制造的称之为离散加工型企业,如武器装备、电子设备等企业;偏向于装配的称之为装配型企业,如火箭、飞机、汽车等企业。
流程制造是指被加工对像不间断地通过生产设备,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装置使原材料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得到的产品,如台积电。据了解,流程制造主要包括重复生产(大批量生产)和连续生产两种类型。重复生产是由离散制造的高度标准化后,为批量生产而形成的一种方式,产品通常可一个个分开,如芯片的制造;连续生产的产品是连续不断地经过加工设备,一批产品通常不可分开,如集成电路、食品、制药等。
可以说,机器人所需的“身体”是通过这两个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在机器人越来越多样化、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情况下,其生产带动了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的发展。
一方面,随着当前经济水平的上升,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能够购买服务机器人来解放简单的重复劳动,获得更多的空闲时间;另一方面,机器人等相关AI行业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得到快速成长。目前,我们在市面上能够看到,越来越多样化的机器人被开发应用。
在消费者领域,机器人可分为生活类机器人、陪伴类机器人、竞赛类机器人等。如科大讯飞的教育机器人可以集课本教材、中英互译、故事儿歌、国学分析、百科问答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来辅助孩子学习;小米的扫地机器人拥有数量众多的传感器,将获取的数据信息实时同步给会模拟人类大脑的思考方式的“大脑”处理器构建房间地图,并根据地图划分区域和规划清扫路径,解决家里角角落落的卫生问题;爱见智能的养老机器人具有智能看护、亲情互动、远程医疗等多种智慧养老服务功能,还能化身可移动电视,给老人解闷。
在零售领域,机器人被应用于销售机器人、无人商场、超市等地方,拥有较高的“谈判”技能,如甘来科技的零售机器人X-MAN能识别用户并进行深入的交流,集服务、导购与销售为一体;越凡创新的“FANBOT小贩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主动寻找目标顾客,进行商品推广及销售,并可实时托出商品,帮助客户增加销售收入、提升营销效果等。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主要有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帮助医生进行治疗。如达芬奇的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力迈德医疗的康复机器人通过AI等技术为需要接受上肢、下肢、全身和平衡康复的患者提供实时和不间断的整合协同治疗,降低骨科术后、脑瘫等残障几率,助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社会等。
中国有13亿的人口,在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的同时,消费主力转移到了80后、90后,其更自由、更舒适的生活消费理念使得这类群体对机器人的接受度更高,购买力惊人。随着机器人的普及和5G宽带的即将落地,可预见到202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将会产生一个质的变化,机器人市场将会迎来一个高潮。
随着过去几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中国的机器人终端用户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求也越来越高。IDC全球机器人和亚太制造业研究总监张景兵博士表示,“这对机器人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采取以客户为中心的方法,投资了解终端用户的真正需求和痛点,并提供极大的商业价值,将被证明是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据了解,IDC的这项研究提供了2017年至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的五年预测。预测数据包括终端用户在机器人(包括无人机)及相关硬件组件、应用软件、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上的总支出。
除了对中国20个行业的64个用例的详细预测数据外,报告还分析了未来几年影响和塑造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关键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并为机器人生态系统技术供应商提供了建议。